九江学校大全九江初中大全九江渣津中学

九江渣津中学

  • 地址:修水县渣津镇
  • 电话:0792-7666131
  • 邮编:332400
  • 网站:
点击查看“九江渣津中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简介

修水县渣津中学是1957年在修水县农村创办的第一所初级中学,座落于渣津镇中心,东临光华北路,南抵津龙大道,西、北靠老街。共占地29亩,建筑面积7800多平方米。初办时,在渣津中街征用民房二家改为教室。经济上由九江专署拨款,生源来自渣津、白岭、大桥、马坳、溪口等地,始招初中班2个、学生100名、教职工8名,谑称“108将”。一直以来,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质量立校”培养特长,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以“团结勤奋,务实创新”为校风,以“敬业乐教,爱生奉献”为教风,以“砺志、笃学、深思、进取”为学风,近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居全县的前列。多次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嘉奖,2010年已被评为九江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发展历史

1959年建砖木结构教室8间,称为“红教学楼”,尔后办起了“跃进班”(提前毕业)、“试点班”(三年课程二年完成,比同期毕业的两个初三班升率总和还要高)这两个特殊班,为渣津中学迅速发展起了推波助澜作用。1969年增设高中,在初中毕业生中推荐36人为第一届高中班新生。全校初、高中共有14个班、782名学生、53名教职工。1972年第一期毕业,当时命名为“红一排”,这个特殊班在当时“斗批改”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从此,渣津中学成为完全中学。文革期间学校虽然受到冲击,师生坚持一边读书、一边劳动,学校办起了加工厂,开辟了姜垄、天井坪、叶家坊等学农基地,1971年有办学基地25亩,学生“立志务农”、“半工半读”。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全校师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上,学校开办了第一个高中重点班。1979年该班36人参加高考,有31人相继考入全国各类大、中等院校,有6人获博士学位、有5人留学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泰国等国从事科研工作。1980年高中网点调整,学生在此读完一年后,并入小斗岭完全中学就读。

办学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渣津集镇的发展,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规模不断扩大。1953年有13个班,学生709名、教职工54名。1987年“老建”扶助20万元,新建一幢1400平方米的可容纳17个教室的教学大楼。此后,又相继建起了教工宿舍4幢,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升学率位居本县前列,仅1994年中考有23人考入中等专业学校。1997年增建教学楼一幢600平方米。是年,10月18日渣津中学隆重举行建校40周年庆祝活动,曾在渣津中学工作过的老同志、历届学友及来自全县各兄弟单位代表2000余人参加了这一盛会。

1998年镇政府又划3000多平方米土地,扩建中学教工宿舍,有41户教工投资营建了宽敞舒适的教师村,使教师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力推进了渣津镇教育事业的发展。2000年8月又拆除“红教学楼”,投资50多万元,改建综合大楼1200平方米,另投资8万余元,实现学校美化、绿化。如今,渣津中学校园花香四季、绿树成荫。朝着“完善自我、创建一流”的办校目标迈进。2002年,学校发展到23个教学班,1700多名学生,82名教职员工。

2003年,学校购进原渣津医院旧址,学校面积增大,2004年9月因学校网点调整,原司前乡中学撤并到渣中,学生数增到1902人,同年10月,学校争取危改资金30万元,新建了一幢可容纳260名女生的公寓,建筑面积1150平方米。2008年学校又争取国家义务教育寄宿制工程款150万元,新建884平方米三层框架结构的学生食堂和1445平方米砖混结构的五层男生公寓,彻底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如今,渣津中学校园花香四季,绿树成荫,标准的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一一齐全。基本满足渣津莘莘学子求学需要,到2010年止,学校有23个教学班,1852名学生,86名教职员工,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0名,一级教师35名,市级骨干教师6人。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匿名
    2015-09-20 03:47:03发表

    就在我家附近,我晚上吃完晚饭都会去那散步,夏天晚上那蛮凉快,舒服的。
    有时候我们也会去那的运动场运动,每天都有很多人,很热闹。这校区里面还有个幼儿园,那还有居民住。

  • 匿名
    2015-09-18 09:24:54发表

    传说中妹子超多的学校,可惜高考不济啊。。。,这边环境还是多好的,很安静,周遭有可以吃饭转街,很方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