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40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为总人数的90%,拥有旅行社总经理资格证、导游资格证、高级茶艺师证等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5%。在校生人数为1500人。
依托九江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学校“山江湖”学科工程平台,旅游学院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旅游管理为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旅游管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旅游营销学为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学院现有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科学等四个本科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涉外旅游、 航空服务、旅游英语等六个专科专业。
旅游管理(本科)
九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是 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拥有省级旅游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双语示范课程”;2011年被评为 省级“重点学科”。2012年“旅游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实践”被评为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培养要求
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知识要求
了解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动态,熟悉国家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结合自身发展方向拓展旅游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多元化选择。
2. 能力要求
具有从事旅游经营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应用技能、人际关系处理技能及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英语进行实际情景语言运用的能力。
3. 素质要求
热爱旅游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以及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具有较高的综合人文素质;通过专业课程及职业养成训练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职业规划引导、前沿讲座熏陶、行业实践参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
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要求 2.能力要求 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地理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初步地理信息技术研发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3.素质要求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土地利用管理方向)
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知识要求 2. 能力要求 3. 素质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素养,掌握城乡规划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能够在城乡规划部门、建设部门及旅游部门等相关行业部门从事规划与管理工作, 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知识要求 具备地理学、规划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城市总体规划原理、城市详细规划原理、区域规划、乡镇规划、乡村旅游开发、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能力要求 具有较强的GIS应用、遥感分析能力及熟练、正确的制图能力;具有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管理的能力;具有综合分析城乡问题、协调解决城乡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相关专业共同开展工作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3. 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素养;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涉外旅游专业
(一)培养目标
1. 具有良好的公民修养和发展能力,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军事基本知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 掌握必备的旅游专业基础理论、熟练的旅游服务技能。
3. 适应市场国际化条件下的涉外旅游管理工作。
4. 培养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涉外旅游日常服务及管理活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 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具备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和法律知识;具备本专业必备的英语、计算机等文化知识;具备涉外旅行社业、国际饭店业、旅游景区业经营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海外领队实务、涉外旅游礼仪、涉外导游业务、景区导游服务等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中英文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用英语与外国旅游者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语;熟悉中外旅行社运作流程,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知识;掌握中国主要客源地及出境旅游目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知识;掌握扎实的英语导游业务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与应变能力。
2. 毕业后可适应的工作范围:各类涉外旅行社、旅游公司职员;各级涉外饭店管理人员;各级酒店管理集团、旅游咨询公司职员;旅游涉外服务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
航空服务专业(旅游方向)
(一)培养目标
1. 具有良好的公民修养和发展能力,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必备的航空服务与旅游专业基础理论、熟练的空中乘务与旅游服务技能。
2. 适应(从事)空乘服务和旅游相关行业服务第一线的需要。
3. 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从事空乘服务及旅游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健康的体魄;掌握旅游学、管理学、服务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熟悉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手段和技能、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进行现场业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熟练掌握空中乘务服务技能;了解地勤、候机、票务的专业知识;熟悉我国有关旅游业和民用航空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发展动态;具备较强的中英文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软件和设备进行公文处理,利用国际互联网进行信息处理;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具备运用外语进行简单会话、阅读外文专业资料的能力;具备利用计算机常用软件进行文字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具备空乘服务人员应有的服务接待能力;具备旅游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习惯、仪表仪态;具备旅游饭店前台与客房管理服务、餐饮管理服务、公关营销的能力。
2.毕业后可适应的工作范围:国内国际航空乘务、航空地勤服务、候机服务、票务服务及旅游服务等行业从事相关工作。
导游专业
(一)培养目标
1. 必备的导游服务专业基础理论和熟练的导游服务技能和协调能力。
2. 能胜任各类旅行社、旅游服务公司的导游部门的导游服务和其它职能部门进行服务和组织工作。
(二)培养要求
1. 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掌握旅游学、旅游经济学等旅游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熟悉导游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手段和技能、具有运用导游服务技能的理论进行现场导游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管理和运用相关软件的能力、接待和业务洽谈的能力;具有从事导游人员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应用技能、人际关系处理技能及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能力等专业技能。
2. 毕业后可适应的工作范围: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的接待部门或其他职能部门进行一线导游服务工作;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接待部门或其他职能部门进行一线导游服务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工作。
旅游英语专业
(一)培养目标
1.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旅游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综合操作技能,熟悉我国国际旅游业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较强的英语沟通和交际能力。
2. 能胜任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事业单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涉外工作的接待、组织和管理工作。
(二)培养要求
1. 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具备基本的政治理论和法律知识;具备本专业必备的英语、计算机等文化知识;具备导游业务、旅游饭店业、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旅游景区中英文讲解、商务英语、接待服务礼仪、餐饮管理与服务、前台与客房管理、商务英语函电、饭店服务英语等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具备计算机操作和办公自动化应用的技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常用软件和设备进行文字和信息处理;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备口头表达、英语交际及分析和处理旅游服务工作中发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公关能力;具备自学的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具备旅游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仪表仪态;具备旅游饭店前台、客房和餐饮管理的能力;具备中英文导游接待服务、团队计调的能力;具备旅游景区接待服务的能力;具备国际商务业组织、协调能力及相应的公关交际、市场开拓能力。
2. 毕业后可适应的工作范围: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国际旅行社、旅游公司、大型风景名胜区从事涉外导游工作或导游业务管理工作;在涉外酒店从事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的日常业务或工作管理;在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办公室文员或中英文口译或笔译工作。
酒店管理专业
(一)培养目标
1. 必备的酒店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和熟练的酒店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
2. 能胜任各类酒店的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主要业务部门和其它职能部门的组织和现场管理。
(二)培养要求
1. 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掌握旅游学、旅游经济学等旅游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熟悉酒店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手段和技能、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进行现场业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具有旅游饭店职业英语、现代化办公软件等专业知识;具有胜任酒店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主要业务部门各岗位基层服务、基层管理能力;具有较好的公关、交际、接待、洽谈业务的能力;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管理和运用相关软件的能力;具有运用饭店岗位英语进行服务、接待和业务洽谈的能力。
2. 毕业后可适应的工作范围:各类酒店的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主要业务部门和其它职能部门的一线服务工作;各类酒店的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主要业务部门和其它职能部门的组织和现场管理;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工作。
旅游管理专业 (专科)
(一)培养目标
1.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修养,具备一定的人文和科技素养,掌握必要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素质。
2. 适应旅游业服务和管理的需要。
(二)培养要求
1. 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具备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和法律知识;具备本专业必备的英语、计算机等文化知识;具备旅游饭店业、旅行社业、旅游景区业经营管理、接待服务必备的旅游礼仪、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公共关系、饭店管理、餐饮管理与服务、前台与客房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业务、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具备运用外语进行简单会话、阅读外文专业资料的能力;具备利用计算机常用软件进行文字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具备旅游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习惯、仪表仪态;具备旅游饭店前台与客房管理服务、餐饮管理服务、公关营销的能力;具备旅行社基层管理经营、团队计调、导游接待服务的能力;具备旅游景区基层管理协调、经营销售、接待服务的能力。
2. 毕业后可适应的工作范围: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公司、旅游景点从事旅游服务与业务管理工作,也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服务接待与办公室工作。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
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要求 2.能力要求 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地理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初步地理信息技术研发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3.素质要求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土地利用管理方向)
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知识要求 2. 能力要求 3. 素质要求
旅游管理(本科)
一、专业简介
九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是 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拥有省级旅游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双语示范课程”;2011年被评为 省级“重点学科”。
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培养要。
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知识要求
了解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动态,熟悉国家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结合自身发展方向拓展旅游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多元化选择。
2. 能力要求
具有从事旅游经营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应用技能、人际关系处理技能及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英语进行实际情景语言运用的能力。
3. 素质要求
热爱旅游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以及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具有较高的综合人文素质;通过专业课程及职业养成训练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职业规划引导、前沿讲座熏陶、行业实践参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