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浔阳区柴桑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当时为德化高等小学堂,后改名九江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百余年来,曾几迁校址,数易校名,一九五六年定名为九江市柴桑小学。
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小学。壮观实用的教学楼,秀美玲珑的绿化带,高速互联的校园网,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立体折射出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微机室、语音室、音乐室、劳技室、乒乓球室、形体室、图书阅览室、自然实验室、电子备课间和多媒体教室等功能教室一应俱全。
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积极奉献、素质精良、争创一流的教师队伍, 1名教师被评为江西省特级教师,3名教师受到国家教育部嘉奖,9名教师受到省政府、省教育厅表彰,2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学明星,13名教师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0余名教师被评为浔阳区青年教学能手,87.1%的教师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占70%,并有13人取得小学特高级教师资格。
学校领导现任班子平均年龄36.3岁,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班子成员总数的71.4%,小学特高级教师占班子成员的41.2%,是一支年青、富有战斗力、向心力强的队伍。
柴桑小学曾为中国革命、祖国建设培养出了万千优秀学子。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新中国美术奠基人蔡若虹毕业于该校。
新中国的成立后,柴桑小学获得了新生。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柴桑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方位展开德育探索,积极投身教材教法改革实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行新课程改革,在滚滚教育大潮中勇当弄潮儿。在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对外交流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进入新世纪后,柴桑小学已成为一所人文底蕴深厚,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校风严谨笃实,教学质量一流的名校。
近几年,在“以制度促规范、以文化积底蕴、以特色创品牌、以品牌求发展”的办学思路的指引下,形成了“艺术柴桑、书香柴桑、绿色柴桑,快乐柴桑”的办学特色。对学生实施艺术的熏陶教育,由外及内,让学生感受快乐;以“读经典书,做高尚人”为导向,对学生实施导读的品悟教育,内外结合,让学生体味快乐;让学生欣赏到心灵的绿色,感受到人文的关怀;通过关注发展,让学生体验成功;通过期望教育,让学生喷发激情、激发潜力、创造快乐。“快乐柴桑”品牌的打造,标志着柴桑小学已经开始了学校特色品牌创建的新的征程。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柴桑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校风严谨笃实,教学质量一流的名校。现有35个教学班,3个学前班,2318名学生,111名教职工。学校得“全国绿色学校”、“全国雏鹰大队”、“全国红旗大队”、“全国数学教改实验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计算机奥林匹克联赛优秀学校”、“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九江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国家教育部授予该校为少儿计算机考试培训基地,全国教学引探实验基地。全国“学科四结合”课题试验基地。2004年被江西省教育厅列入首批建设中的义务教育阶段省级示范学校。
学校从1984年起先后开展了各科教材实验,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更是进入了快车道发展的黄金时期,承担了省级新课程改革样本的实验任务。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办学理念,“以育人高环境,管理高水平,教学高质量,人才高素质”为办学目标,采取了“把握一个关键;做好两个动员;采取三个引领;实现四个结合;构建五个平台;力争六个突破”的有力措施,已逐步形成了“课程结构立体化,教师素质多元化,学生发展个性化,学校管理民主化”的办学特色。
九江市柴桑小学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学校一向追求高质量、高品位、创品牌的办学目标。近五年中,学校教师在教学竞赛中,4人次获省级一等奖,1人获省二等奖,25人获市、区一等奖。学生在全区历年抽考和毕业汇考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学生在数学奥赛、计算机奥赛和作文比赛中多次获市团体总分第一名,并多次代表九江市参加全省比赛。在全市两届珠心算比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并有2名学生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珠心算比赛。学校鼓号队多次在省、市、区表演赛中获特等奖,在市、区田径、足球、乒乓球等体育竞赛中成绩屡居榜首。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柴桑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向着“全国名校” 的目标迈进,是柴桑人永不停歇的脚步!学校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小班化管理。
真的很不错的学校